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深度咸阳 | 一座城市记忆的经纬时空

时间: 2025-07-10 13:15:37 来源: 咸阳日报 作者: 返回列表

一座城市记忆的经纬时空

—访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探寻文化传承脉络


一座古城,一段故事。

作为咸阳市纺织历史文化新的传承载体和传播阵地,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于2024年底开始筹建,由原西北国棉一厂的办公用房、车间库房等8栋老建筑修缮改造而成,系统展现咸阳纺织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创业到技术革新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咸阳纺织工业跨越时代的发展脉络。

中国棉纺织起于宋,兴盛于元明。

咸阳作为新中国六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产业演进史,更是一部工人阶级奋斗史和社会文化变迁史。

从元明时期的棉花集散地,到20世纪中叶的“纺织城”,再到21世纪的智能化转型,咸阳纺织工业文化经历了传统手工、机械化大生产、产业调整和智能创新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谱系。

日前,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馆了。站在这座城市新的文化地标前,它记载着咸阳纺织业的辉煌历程,凝聚着传承咸阳纺织文化的使命。这不仅是对一个纺织城市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工业文化发展的阐释与思考。

微信图片_20250714101437.jpg

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感受纺织工业的历史脉络。


深厚底蕴,奠定纺织名城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基于战略考虑和西北地区实际情况,决定在咸阳建设新型国营棉纺织厂。

1951年,西北国棉一厂在咸阳市全面开工建设,仅用十二个半月的时间,便于1952年5月17日建成投产,拥有50500枚纱锭和1000台布机的现代化规模。这一建设速度创造了当时工业建设的奇迹,2515名建设者用扁担竹筐、夯土桩等简陋工具,在短短8个月里筑起了65163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

西北国棉一厂的建成使咸阳被国家确定为“新中国六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开启了咸阳作为全国重要纺织工业中心的辉煌历程。

继西北国棉一厂之后,西北国棉二厂、七厂、八厂先后落户咸阳。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咸阳市共建成棉纺织、毛纺织与纺织相关的配套企业和单位34家,成为全国闻名的“纺织城”。这一时期,咸阳纺织产业在经济发展、出口创汇、劳动就业、物资储备、国际贸易、城市建设等方面为咸阳、陕西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记载,咸阳纺织业最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近30万人。

过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许多家庭的常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起点,激发了此后中国纺织业的无限可能。

曾在国棉一厂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刘阿惠,谈起曾经在棉纺厂工作的那段岁月忍不住地感慨:“我们年轻的时候,棉纺厂可是数一数二的好单位,产量高、效益好,大家伙都铆足了劲儿干活,虽然累点但心里可甜了。平时家里有个什么难事,都不用等你张口,厂子里的工会、车间里的同事就都过来帮忙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些年国棉厂就是我们大家伙共同的家。”

赵梦桃及其代表的“梦桃精神”是这一时期咸阳纺织工业文化最闪亮的精神符号。1951年11月,赵梦桃进入西北国棉一厂,成为细纱车间的值车工。她第一个响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她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随后,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四组被命名为“赵梦桃小组”,授予赵梦桃“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的共产党员、先进工人的典范”等光荣称号。

一缕纱,织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的斑斓画卷,也编织了咸阳工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714101454.jpg

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吸引游客参观游览。


旧址新生,打造文化传承新载体

咸阳纺织工业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后,逐步走向以智能化和文化创新为特征的复兴之路。

7月9日,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瞬间回到了那个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纺织年代。

主展厅分别以“棉丝・织源”“棉丝・织梦”“棉丝・织远”为主题,从不同角度系统展示了咸阳纺织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创业到技术革新,再到展望未来的发展历程。

——1号展厅“棉丝・织源”,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以及实物展品,介绍了咸阳纺织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国家经济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生动再现了新中国第一家国营棉纺织厂的诞生过程。

——2号展厅“棉丝・织梦”则通过动态微缩模型技术,全景式呈现了棉纺织车间的主要工艺流程。同时,重点展示了咸阳纺织工业蓬勃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赵梦桃的先进事迹和“梦桃精神”的深刻内涵。

——3号展厅“棉丝・织远”聚焦于咸阳纺织工业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咸阳纺织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对未来纺织工业发展趋势的展望。

据了解,博物馆项目占地约18.5亩,总改造面积3200平方米,一期投资2600万元,将原西北国棉一厂西会议室、原皮工房、原保卫科等8处建筑修缮改造而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道辙痕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咸阳纺织博物馆负责人赵鹏说道:“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选址于原西北国棉一厂工业区内,在这片充满历史记忆的土地上,承载着几代纺织人的青春与梦想,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微信图片_20250714101500.jpg

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内,游客在文创体验区红旗照相馆内拍照留念。


产业融合,助力城市文旅发展

“我过去在毛纺厂工作,对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看到墙上的生产日志、黑板报、操作台上的工具等实物感觉特别亲切,让我们好像回到过去奋斗的岁月。”今年81岁的退休职工董江瑞老人和家人一边参观一边感慨。

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的殿堂,更是一个充满互动体验的文化乐园。在文创厅,这里重现了上世纪50-70年代“老咸阳”生活图景,馆内还精心打造了“印象纺织”“国棉咖啡”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复原了车间办公室、二八大杠自行车、理发店等五六十年代的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年代。

“这座博物馆是咸阳纺织行业的一个见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精神和物质文化也要跟上,对我们老一辈来说,来到这里参观就像回到家里了,也是一个精神寄托。”退休工人刘鸿杰说道。

咸阳市产投集团副总经理王铎介绍:“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织就了一座城市与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我们在改造过程中,秉持着‘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老建筑的风格,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开馆一个月,接待5万余市民游客参观。”

未来,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将按照“一湖一园一街一厂”文旅产业规划,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和体验项目,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提升配套产业链条,实现工业文化再生与城市人文空间融合重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文化博物馆、文化名片,为咸阳的文旅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714101505.jpg

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内,游客正在参观梦桃厅。


联系我们

029-3810 2888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西路29号金方圆广场A座24层
邮箱:xyjkjtzhb@163.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